close

undefined

 

(圖片來源為五月天官方FB粉絲專頁)

五月天在前一張專輯「第二人生」以世界末日為思考核心出發,將視野拉高至社會現象,加以反思:「若世界末日,自己的遺憾會是什麼?若還有機會重新開始第二人生,又希望怎麼活?」這次作品九號的主題,則深入到每一個人最私密、總有些部分不欲人知的生命歷程上,以創作者個人經歷出發,將格局鑿深、精煉出希望讓所有人能夠產生共鳴的呈現手法及敘述角度,希望寫出屬於這個世代的某種傳記。

一般而言,所謂的「自傳」,是站在他方看著自我走出的道路,並且加以爬梳出意義的產物。或許正因為如此,這張專輯有相當多歌曲是站在這樣的面向去呈現,少了那些撕心裂肺的猛烈情緒、少了那些年少輕狂的勇往直前,更多走過或是走到半途的蒼涼或釋然。從此次專輯,亦可以看出五月天從剛出道尚顯青澀的學生樂團,一路到現在經歷了那麼多世事變化,進而有所蛻變的人生及創作狀態。

 

(以下會逐首以我個人觀點酌以心得解讀,文長注意,若覺得真的太長,可以直接拉到最後段看結論。)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做為專輯的開展,帶有民謠風格的前奏一下,將整首曲子所呈現出的畫面感一口氣拉寬,彷彿在眼前展開一整片寬廣無垠的高原草地,有個人在高至腰際的芒草中,帶著縹緲的微笑悠然回望走過來的那條漫漫長路。

而在這樣廣闊的旋律中,詞人眺望著已經走過的,這段或許疼痛苦澀、或許有太多的驚奇的旅程,並提出如曲名這般,非常龐大的疑問句。

作為自傳的開頭,確實是一曲非常好的破題──點出了命運的不確定性、點出與「某人」(可為單數,更可能是數不清的複數)相遇後改變太多的際遇、點出那些生命中可能有的傷害和驚喜……而D段的合唱,像是跑馬燈一般拉高了回望人生的視角,快速地將人生的際遇像是電影一般抽象地快轉,各種可能性和時間線的細絲無止盡地開展,所有交會點都是相遇或是分離,而我們在狂風中前行、追尋,或許只為了一個夢、一個人、一個意念。(這裡的畫面感我非常喜歡)

以我個人的感受,我覺得這首歌是用一種非常溫暖的眼光回望。

在充滿各種機運的人生中,我們曾經在茫茫人海中,與某些人以極低的機率碰在一起,或許一起走了一段長路、或許只短暫地陪伴彼此片刻,路途上或喜或悲,無論如何,心裡皆滿是感激。

只因為如果我們沒有相遇,我沒有辦法走到現在這裡。

 

將故事開展來後,「成名在望」以卡式機倒帶和雜音帶出明顯的倒敘手法,瞬間將視野拉近。畫面被帶回某次演出的開場,在尚未正式揭幕的黑暗舞台上,他們背著身上的樂器、抓著手裡的麥克風,準備迎接整個演出……或者說,是以「音樂」作為夢想的冒險旅程。

開頭主唱以趨近於低喃的方式搭配簡單的鋼琴吟唱,到「那一年的舞台」時以效果音帶出將時光往前回推更多的倒流感,揭開序幕的同時,眼前的畫面也再度被拉進,從較為超脫的「舞台」回到所有的「當下」。以鼓聲帶入的副歌段則是強烈地呈現出,追逐、守護夢想的道路上所有的堅持和苦澀,以及心裡的掙扎與質問。

隨著歌曲進行,我們像是隨著五月天的腳步,走過了那些他們曾經闖過的路,更像是藉由那些旋律,回顧或是揭露出自己追逐時的那些苦痛,整曲的畫面和電影感非常精彩。

當心裡的夢想在我們的拚搏下似乎逐漸實現,戰勝了那些需要依靠實力去獲取認同的舞台之後,卻開始面對更多無謂的奔忙和紛擾、面對名氣所帶來的那些紊亂和瘋狂,以及自己的堅持是否被重視的自我質疑。

──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事情會變成這樣。

那時我們不怕所有的疼痛,只想著要完成自己心裡所堅持的夢,於是那時候所認為的黑暗,是無法將作品和自己的理念讓任何人理解。但長大之後、作品開始被更多人理解之後,想像中應該要是可以飛翔的,卻開始被更多與創作無關的紛爭、暗箭所束縛。此時,黑暗不知不覺轉化成那些,或許會刺瞎自己雙眼的閃光。

「那又能怎麼樣?」反覆詢問著、質疑著,最後好像只能把握住那些純粹、讓自己就算被現實磨成任何的樣子,那些初衷和創作的核心不要被改變。或許只要牢記自己所信仰的那些事物,就算被外界形容成任何模樣,至少經由我們的手創作出來的作品,是沒辦法因此被撼動的。

就像當年那個被想像成萬人廣場的放學屋頂,就像那個少年回頭要自己快點跟上的背影,只要牢記著一切的起點,一直唱、一直信仰……或許,夜的盡頭,天將亮。

若是一般專輯的曲序安排,如五月天在廣播上所述,這首歌才應該是原本的序曲。不過我個人很喜歡以「如果我們不曾相遇」做為專輯開展的倒敘手法,也覺得這樣除了更能帶出「自傳」的概念,亦得以「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的調性,去影響整張專輯的解讀方向,不至於過度的黑暗。

 

承繼追夢的熱血苦澀以及青春年少的夢想起點,時光其實並沒有回頭。「好好(想把你寫成一首歌)」在溫柔的琴聲和弦樂帶領下,更像是忙了整天後躺在沙發上,任憑回憶氾濫。

許多時候我們都是想要回去的,想要回到那個友情、愛情並不是那麼清楚明瞭的年代。那時認識了某個與自己是那麼相近及互補的「你」,我們站在小孩和大人的轉角,為彼此蓋了一座城堡,只有我們可以進入這座不被世界汙染的聖域,而出了這座城堡,也只有你最了解我,對我最好。

最好,到底有多好?又是什麼樣的情感?其實我們沒有人真正想過,也沒有人有辦法定義。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揮霍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就像是綻放在夜空中的煙火,把永遠掛在嘴邊,帶著笑容舞出那麼絢爛的年少。

可是啊,時間遠行的步調總是比我們想得都要快。倏忽間,我們已經在鳳凰花開的片刻握著對方的手要彼此都保重,心裡懷抱著關於一輩子的期待。卻不知不覺在認識了新的朋友、進入新的環境之後,逐漸失去了彼此。

那座城堡仍在,只是失去了另一個主人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推開那扇需要一對鑰匙才能開啟的門扉。而我們總是在憶起那些吉光片羽的時刻,走回那座城堡前徘徊,想著那個人不知道過得好不好、想著自己以前和那個人的關係應該用什麼去定義……最後還是只能回到自己的沙發上,望著自己已然失去對方身影的生活嘆息。

那些過往的身影自此便像隻家貓,在家裡自在地遊蕩,佔據著房間的某個角落陪伴自己,有時睜著那雙晶亮的眼盯著自己看,明明是那麼迷人受寵,有時卻會讓人覺得遙遠、摸不清頭緒和想法。

如果當時能夠更珍惜就好了。撫摸著貓咪後頸時,或許也這樣想過,但那隻貓卻只是發出一聲呼嚕,一如既往地不予回應。

 

除了離開的那些,總有些人縱然不是情人,卻從學生時代便一直陪伴自己到現在,在自己又失戀、難受時,搭上肩膀要自己振作。「兄弟」編曲的管樂配置及爵士曲風,無縫接軌地連結起下一首「人生有限公司」,一口氣聽完,其實會給人一種和兄弟攜手闖關打怪的奔騰感,也使後者的解讀方向變得不那麼抑鬱。

單獨來看「兄弟」這首歌,則可以說是獻給這些陪自己走過這麼長一段路的朋友們,一首歡騰的進行曲。

當我們都被關在學校裡,所需要面對的人生考驗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重疊的(一起學習、一起翹課、一起突破大小考試的試煉……),許多事情看起來似乎都不是那麼複雜及困難。於是我們一起戰鬥、信賴對方的一切,慢慢建構出除了這些考驗之外更深刻的情感。

縱然那些青春年少時無法無天的自傲,在走入社會、面對世界所給予的挫折之後,被殘忍地壓下頭;某些原以為會永恆的情感,最後成了爛醉後吐在兄弟身上的殘留物。而我們或許一起追逐夢想,也或許各奔東西在不同的戰場上奔忙,再也沒辦法簡單地用分數去評論所有的獲得。

所有事情都已經變化,但無論面對了什麼,回到兄弟身邊,就好像自己還是當年那個模樣。儘管誰都知道彼此已經不再青春、已經被打磨成歲月的形狀,但是只有眼前這個人記得曾經的單純狂妄和夢想,好像只要被對方認同,就表示自己並沒有失去當年最重要的那些事物。

每次見面,兄弟們總是熱愛敘舊、熱愛去談論彼此面對的那些,年輕時沒辦法想像的生活。然後在論及無法釋懷的人生難關時,因為無法解釋而多喝了兩杯,最後搖搖晃晃地喊著要續攤。只因為這種兄弟間純粹的情感,總讓人覺得自己在人生這片戰場上並不孤獨。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讓我們約好了,縱然我們已經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奔跑,有空的時候不要忘記約出來,聊聊那些無論是否一起經歷的一切,就算只是隨口說著垃圾話也好。

這樣,才有力氣在沒辦法請假的人生有限公司中,繼續戰鬥。

 

人生有限公司」所論及的主題和前一張專輯的「三個傻瓜」呈現明顯的呼應,節奏及編曲上比「兄弟」緊湊許多,並安排相較其他曲目較多的獨奏,讓歌曲後段激昂緊湊的情緒被推到最高峰,堆疊出人生奔忙的樣貌,其中整首曲子的Bass Line都像是帶領著歌曲和聽者的步伐,活躍且扎實地往前飛奔。

多數人從出生的那刻起,就被安排了種種的課題。要先學會說話、學會社會的規則、學會完成誰的期待,好不容易闖過了體制的監牢完成了學業,以為人生會變得自由一些,卻更可能落入另外一種體制的窠臼,開始努力追逐其他社會所認為重要的事物。

不知不覺,為了生存下去,好像很多東西都在往前跑的時候因為太過沉重而丟棄了。隨時都有任務要完成啊、哪個部門的文件還沒有交啊……明明就已經脫離了成績單,卻有更多文件飛舞在自己身邊,隨時等著幫自己評分。

似乎只要沒有和其他人的步伐一致,就會被丟在後頭、被丟出整個社會的架構。於是我們就算心裡抱持著懷疑,仍舊拚了命的模仿,害怕沒有服從人云亦云,就會被分類成無用的殘渣,卻又在模仿太多的時刻受不了自己的模樣,選擇反抗。

就在這樣充滿自我懷疑和衝撞的有限人生中,我們可能跑出了自己的道路、也可能好不容易才完成其中幾個的任務就已經筋疲力盡。而每一次跌倒,奮力站起身拍掉狼狽的瀟灑大多只被自己記下。

說真的,其實很難不心傷。但人生終究只有一次,當我們開始了這段旅程,在有限的選擇中,也只能不斷詢問自己想要怎麼做。至於那些做法究竟會讓自己跑向何方,沒有人可以解答,唯有親身去體驗才能尋得。

 

在不得不跟著大家的腳步闖入社會的現實浪潮前,愛情是很單純的,只要彼此相愛就應該像童話故事一樣有個美麗的結局。可是就像是那座塵封在轉角的城堡,更多時候,愛情是那朵只有不被摘下才能永不凋謝的玫瑰。

愛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可是相愛後要一起走下去,卻是那麼困難。現實中會有太多無法突破的無奈和消磨,所有複雜的際遇都讓原本單純快樂的相處出現摩擦和波折,就算那份愛始終沒變,還是有可能再也無法並肩走下去。

後來的我們」全曲便是以飽含遺憾色彩的曲調,描繪出這樣的分離。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拉著某個人不斷跑著,以為會就這樣一起跑到未來的盡頭,卻某個路口鬆開了手,只因為感受到對方那些會紮在自己心上的苦痛。

所有的誓言都還縈繞在耳,最後卻還是和那個愛著的人分開了,那朵玫瑰重新種回心底的軟土,安靜地伴隨著自己的生命綻放,或許和家裡的那隻貓一同作伴。

我們都還記得相愛時是怎麼把對方捧在心上,不忍對方受到任何傷害、都還記得對方自由飛翔的模樣是多麼美麗,就算分開了,這些心情也未曾改變。

始終是愛著的啊,所以希望你能夠快樂,就算最後能給你幸福的不再是我也沒關係。

儘管可以預見淚水將浸濕步伐,我也有辦法自己走下去的,只要能看見你自由,沒有關係的。這樣喃喃自語,卻忍不住想著──如果我們是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相遇,沒有了現世的這些波折,一定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吧,因為我們是如此地深愛著彼此啊。

如果有一個世界,能夠是這樣子的結局就太好了。

也只要這樣就好了。

 

隨著步伐越走越遠,體會了難以計算的失去和獲得,終於漸漸釐清了社會希望我們呈現的樣子,為了生存、為了能完成自己所重視的事情,只能在許多事情上面妥協,甚至戴上那個迎合社會的面具。

頑固」這首歌略顯輕快的旋律,像是結束一整天的行程,洗淨滿身黏膩後站在鏡子前,細數臉上的歲月刻痕。副歌後的吉他獨奏,更像是伸手撫摸著鏡子,仔細端詳瞳孔裡殘留的火光閃爍,那近乎不可見的星火中倒映出的,是當年那個張狂的少年無法無天笑著的傻氣模樣。

「欸、你會喜歡我現在的樣子嗎?」

在這樣的世界裡,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需要的不只是一點傻氣,還有一些摔得鼻青臉腫卻還是不放棄的任性。只是這些被社會定義為尖銳、不合群的部分總是被磨去,不知不覺,我們再也沒辦法大聲反對所有不喜歡的事情。

「你一定會嘲笑現在的我吧。」

沒有人知道被自己所放下的、無可奈何讓步的那些是不是正確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次傷得粉身碎骨,卻只能默默吞下不甘心的眼淚。每次把自己重新拼湊完成,偽裝成沒有受過傷的模樣,卻只有自己心知肚明,不可能再和之前一樣了。

「白癡啊、想這麼多幹麻?還不快準備上陣了!」如果是那個少年,一定會這樣回答我吧。

改變了這麼多,或許也只有一再確認那火光燃燒的模樣,才能堅定自己往下走的步伐。那個少年跌倒時的滑稽在心裡逐漸散去,留下的,是步入社會後的自己缺乏的單純決心、尚未被自己所遺忘的初衷,以及追尋它的勇氣。

這份初衷,值得我們用盡全力,阻止這個世界去改變它。只有它未曾被改變,那個少年才能繼續保持著笑臉,陪伴現在的我,跨越風風雨雨、找到我們盼望的美麗風景。

「所以,能不能,再把你的勇氣借一點給我?」

 

與自己對話,重新確認好自己的裝備和位置後,緊接著的「派對動物」便像是著好裝要準備面對人生的所有挑戰。

此曲融入了一點EDM的元素增加了編曲的豐富度,不過主要還是維持原本的樂團編制風格。A段在EDM加上主唱略帶沙啞的唱腔營造下,大有DJ在聚光燈下戴著監聽耳機操作控制器,醞釀舞池氣氛之感。而主唱那句「天生就是──」後效果音出現,全曲瞬間化為寂靜卻又緊接洗腦的大合唱,再加上鼓和其他樂器一層層疊進來,則好似迷幻的燈光掃遍全場,宣告派對正式開始,舞池陷入瘋狂。

越是瘋狂熱血的派對,便越可能藏著不願面對的現實,本曲亦是五月天一貫的,以嗨歌糖衣包裹現實苦澀的風格。

為了生存下去,人或多或少都戴著一個特製的面具,於是整個世界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面具舞會,我們一個個華麗地在舞池中踏著迪斯可舞步,花枝招展地希望獲得他人認同。

當我們跟著節奏扭動自己的身軀,或許勉強著自己有點僵硬的腰肢搖擺起來,跟著所有人一起開著盛大的派對時,若足夠敏銳,便會發現每個面具後面,都是一個個難以和他人述說的故事。

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樣做才是對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瘋狂的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派對,總有人希望成為眾人的焦點、也會有人只希望在外側擺動身軀,而我們若想要在這個派對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便必須維持足夠的理性夾帶適時的狂顛,才能在輕盈的轉身時分,瞥見你所希望的。

只是派對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這般倏忽即逝,若想要獲得你心裡的寶物,便必須馬上拿出你最自豪的舞步,想盡辦法吸引他人注意的目光,才能在一個個迴圈中,逐漸逼近,趁沒有人發現這份寶物前把它搶下。

 

接續在「派對動物」後的「最好的一天」,其實讓人有種剛才的派對是一場夢的錯覺。戲演完了布景拆下,發現自己其實是身在白淨的沙灘上,原本佔據世界的刺眼燈光,瞬間遞換成一望無際的海洋,尚未顯得過度炙熱的朝陽將整片海曬得波光粼粼,吸引人脫下所有派對裝扮、甩開面具躍入水中。我想這是石頭作曲時獨有的空間感所能打造出的廣闊畫面。

此曲充滿了成年卻未丟棄的可愛童趣。無論是決定成為貧瘠小行星上的小王子,或是地球、銀河、宇宙間的對話,都讓人出現了幼時拿到了一大袋彈珠,被大人要求只能帶走其中最美的一顆,只好一顆顆拿起來對著陽光照了老半天,卻覺得每一顆都有他美麗的地方,遲遲無法下決定的畫面。

若手一滑讓彈珠滾入海中被浪花帶走,明明還有一大袋擺在自己腳邊,我們卻會忍不住望著那片帶走彈珠的壞蛋海洋(就算是自己手滑,還是要找個對象怪罪一下),心裡想著它會跑去哪裡。好不容易選出一顆美麗的,若被人質疑為什麼不是另外一顆,又開始猶豫。

若我們走過的每個日子都凝聚成一顆彈珠,叫我們選出其中最好或最壞的一個,大概就是類似這樣的畫面吧。更何況我們根本還沒有走完這一輩子呢。

由於是站在一個保留著童真的視角去形容,這首歌顯得歡快,整體編曲和主唱的唱腔也顯得較為輕爽俏皮,但亦無從忽視詞意中清楚的恆河沙數意涵──無論是人生中那些好似可以複製的單調日子,或是世界上任何人的完整人生,以宏觀來看,其實都不算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偏偏這些最小的事情,都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就算對宇宙來說,我們的生命簡直比宇宙塵埃還不值一提,但對我們來說,這些日子,每一天都像是一顆清亮的彈珠,是如此難以抉擇又那麼容易揮霍殆盡。

我們都搞不清楚現在已經擁有的彈珠是不是最美的,也不會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彈珠,那麼,唯一的正解,或許只有把握每個還能夠睜開眼度過的日子,珍惜每顆屬於自己的彈珠吧。

 

但絕大多數時刻,我們都無法用「最好的一天」這樣如此清新透亮的俯瞰視角,去看待自己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只因為「最好的一天」是當我們已經上岸,坐在沙灘邊欣賞無害的日昇日落時,有能力去想的。

靠岸對於人們來說彷彿是種奢求,在人生旅程中,我們總覺得自己坐在一葉扁舟上航行。不夠堅固的船身使得所有風浪都顯得巨大,歷經暈船和險些翻覆的危難,只要看見前方出現島嶼便興奮地上岸,發現這座島嶼並不是自己所尋覓的,又再度收拾行囊離開(有時甚至是逃難般跳回船上),卻不知道那座夢想中的島嶼存不存在。

在「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中,所有的派對和耳語都是影響這片海洋穩定度的變因,在舞池中踩著的步伐看似輕盈,卻轉身見海。

喧囂和人群瞬間化為海水、化為遠方不知是否會逼近的海龍捲,面對所有動盪、迷惘和爭端,我們都是那艘不知道自己會航向何處的小船,曬著陰柔的月光,船上的寶物只有方才收拾好的那袋彈珠,而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些陽光下可以閃閃發光的晶透,在這樣的航程中,是否有能力幫助我們度過一切難關。

此曲的編曲非常浩瀚,最前段用弦樂打造出在海上航行的畫面,雖然風浪尚未正式來臨,卻隱隱嗅出風雨欲來的氣息,而木吉他的旋律正像是不斷前行的小船,隨著浪花的頻率起伏著,有時甚至好像快被浪花淹沒。

管樂進場後,把浪花的起伏弧度推高,隨著帶點詭譎氣息的貝斯進場,則像是烏雲遮掩住原本指引方向的月光,豆大的雨滴開始打到身上。隨著打上身的痛感,眼前的視線逐漸模糊,海水也張牙舞爪地動盪了起來,所有呼嘯過的風和打上的浪,都是那些足以淹沒我們的人云亦云。管弦樂團加上樂團編制把整個海洋因為暴風雨來襲動盪,小船險些翻覆的畫面營造得非常精采,也把整首歌推向高潮。

在近乎無法看清眼前航路的災難肆虐中,隱隱看見張牙舞爪的浪花上有著其他和自己一樣頑強抵抗的小船、也看見有的船就這樣翻覆,那些美好的彈珠近乎全灑落在海上,連最後的光芒都來不及閃爍便靜靜沉沒。只有少數幾顆幸運地落到其他人的船上,被人撿起後捏在手心不願放下。

歌曲後段終於穿過了暴風圈恢復平靜,朝陽推開遮掩住光芒的烏雲透出絢爛,劫後餘生的人們終於可以看清四周的狀況,滿身狼狽又精疲力盡地享受陽光的青睞,甚至可以和視線中的其他小船打聲招呼。躺下歇息片刻時終於鬆開手心,才發現被自己拾起的,屬於他人的彈珠閃著與眾不同的清亮光芒。

將這個和自己如此相似卻截然不同的光亮對準陽光的角度欣賞片刻,沒有多想,便將其也收進袋中,和自己已經數不清有多少顆的彈珠一起,陪伴自己未來的旅程。

 

接續著「少年他的奇幻漂流」雨後天光,「終於結束的起點」是重新開始舉起船槳航行的畫面、是一同經歷風浪的兩人,決定交換彼此的彈珠珍藏在胸前口袋,踏上各自的航程遠行。前奏以五月天先前的歌曲「讓我照顧你」旋律拉開序幕,則讓人不禁聯想其中之關聯性。

「讓我照顧你」本身,是兩人相愛時對彼此的許諾,希望能為愛人遮風擋雨、化解傷痛,並因此變得更加勇敢。如果能一起穿越無數次的狂風暴雨,成功抵達我們都希冀的那座島嶼,我們就可以一起白首、一起坐在沙灘邊看著日昇日落,或許還能換來那句「謝謝你」。

後來,願望其實也沒有改變。只是穿越了那麼多的風雨,為你修補了那麼多次船上的破洞,才發現,兩個人一起走的航路太過艱辛,我們兩艘船的結構根本沒辦法一起平安度過接下來的風浪。

那些無法撼動的悲傷和現實,讓我們只有分開航行,才有不翻覆的可能性。勉強走下去,無論我有多頑強,都會導向我最不願看到的結局。

最後,我能為你做的最勇敢的戰鬥,就是讓一切回到原點。

也只有現在放手,未來如果有機會在任何一座島嶼或海面上相見,就算兩人到時候早已白首、身邊各自有其他人的陪伴,但或許,除了那句「好久不見」,我還能有機會換來那句「謝謝你。」

──只要有這句話,一切都夠了。他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喃喃自語著,眼前仍是當初讓愛人先行離開的畫面。

當時那人逐漸遠去的背影不斷顫抖,憑著對那人的認識,其實他知道那人正無可避免地啜泣著。可是這次他沒有辦法追上去,就算眼淚始終像是下在自己心臟,他還是沒有辦法把船划到那人旁邊,等著對方穩下情緒,再用好幾個冷笑話讓那人展開笑顏。

如今那人已經離開許久,他走在自己的航路上,已經得到了更多嶄新的彈珠,卻仍有太多的彈珠包含著他們共同的回憶。偶爾他又想念、又脆弱的時候,差點就賭氣把彈珠灑到海裡,卻從來無法放下那些眷戀。

理智告訴自己這是最好的決定、就算當初沒有主動分離,他們也終究會被浪花沖散;情感面卻萬分捨不得在一起的愉快,以及那個人為了自己所露出的笑臉。

或許也就只能這樣子了。就如同此曲進入後半段高潮時,主唱略帶嘶啞的唱腔,就算放不下這些眷戀,至少他必須維持前進的步伐,未來的某一天,他才有可能笑著和曾經深愛過的對方若無其事的相遇。

只要走得夠遠,總有一天,這些都會是看淡的風景。他仍然低聲說著。

 

由效果音開啟整曲的「任意門」,有種時空壓縮感,像是主人翁推開某座島嶼上那扇不明所以佇立在岸邊的門,瞬間意象中的派對、海洋場景全像是被黑洞吸引般縮小、消失在門內,而門內傳來熟悉的合唱後,即是顯得輕快且不斷向前推進的俐落編曲,帶領我們在門中瀏覽過去的自己曾經待過、去過的島嶼和思念。

這首歌或許是整張專輯中,最像五月天自傳的一首。但詞人特意不明確說出時光流逝、世事變遷,而是大量運用了各種地名來表現,並描繪出他們的足跡。其實在這種手法中,就可以嗅出詞人希望藉由這些大家熟悉的中性地名,增加聽者共感的可能性。

舉例而言,歌曲A段的「搖滾萬歲」唱片行,到吉他獨奏後的副歌「已經不見」之對比即可明確看出世事的變化。而「行天宮後 二樓前座 那個小房間」段歌詞以不同的姿態包夾整首歌(裡面還明擺著五月天歌迷們會心酸的「獸媽」),其實大有顯現「初衷(夢想、音樂、創作)」即「任意門」真正實體的意味。

值得玩味的是,裡面就連成員際遇,都使用了大量的地名、隱喻來指涉。如B段的「苗栗孩子 搬到台北求學」、「水手之子」及「高雄學弟」相遇在信義路校園等語,其實正巧反映出那個世代的「台北夢」──城鄉發展差距下,許多人從中南部湧入台北找工作、父母希望孩子就讀台北的頂尖高中和大學,希望藉此在台北找到未來更好的出路。(至於最後是否能安居樂業,又是另外一個大時代議題)

擠進台北之後,大家在台北尋找自己的「台北夢」、或是遇到了伙伴一起築夢,而所有夢想的起點都是初衷(對五月天來說就是音樂)。在這些過程中,有些人經過懷疑及掙扎,確認了自己想構築的夢,和父母一開始帶著你擠進台北校園所希望的,並不相同。於是就算已經進入可以漫步在椰林大道上的台灣第一學府,最後還是放棄了律師的家業。

懷抱著心裡的夢想,我們離開了校園、開始走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包括那些本來以為自己只會在課本上見識的,都親自踏上了。而到了這麼多地方,儘管興奮、儘管是生命中的突破,我們卻時常忍不住思念自己的家,思念巷口的那間唱片行或是麵店(就算他不是特別好吃)。

追逐理想的腳步,儘管踏實、儘管是自己所希望的,仍舊會因為追夢的艱辛、現實的障礙等原因感覺無比疲倦,只希望休息片刻再來面對。尤其是,飛了這麼遠、去過這麼多地方,空暇中終於回到思思念念的家鄉,卻發現熟悉的景色已然改變、甚至無法辨別。

失去了這麼多,會後悔嗎?

其實,走了這麼長的路,已經無可避免地明瞭,完成夢想必然將付出犧牲和代價,還有許多無法預料的遺憾。而這些,全都是夢想和生命的重量。

生命免不了遺憾,只求不要後悔、只求當我們身上的魔法即將消失的時候,我還可以用盡最後的力氣,回到那個總義無反顧陪著我、支持我走得更遠的「你」,存在的地方。

 

最後,我們終於把腳步停在自己所選擇的終站。當所有熱情和衝動都已經退去,心裡那個年輕人來和自己說話的時間反而增加,而我們望著那些仍擁有活力和衝勁的人們來去身旁,看見的卻盡是自己當年的模樣。

每段曾經覺得漫長的險峻道路,此刻都短暫的只消轉眼便消逝,歲月混濁了眼眸,卻清晰了回憶。「轉眼」此歌是五月天另一張專輯「後青春期的詩」裡「如煙」的兄弟作,「如煙」談死亡,而「轉眼」則談到更難論述的課題,年華老去。

「轉眼」主歌部分的編曲顯得溫和,其實頗有老者細數回憶和現況之感,而副歌除了較為激昂,歌者亦不斷地提問,彰顯出年老時的感嘆、死亡靠近的遲疑和不安,以及最後告訴自己終究進入輪迴,無論如何必須放手的灑脫。

有沒有想過自己老去時,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呢?那些曾經熟悉的唱片行、書店,或許早已因為數位資訊的發達滅絕。我們再也沒有辦法在下班或下課的路上,隨興地拐進唱片行翻過一張張精心製作的唱片、聽著其他客人談論他們喜歡的樂團、拿到幾張購買專輯附贈的海報,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卻興高采烈地收下。

那些曾經伴隨自己身旁的人,身體也和自己一樣逐漸衰弱,我們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出門狂歡、搶著結帳,最後只能依賴通訊軟體向對方噓寒問暖。舉辦同學會時能出席的人越來越少,那些調味料、辛香料和油膩逐漸從菜色中消失,或許就像我們開始逐漸平淡的日子。

過去遇到苦難時,因為太過難熬而顯得漫長的時光,怎麼樣也比不上這樣的索然無味。於是我們花極長的時間浸泡在繽紛的回憶裡,開始認為生命中那些太多的獲得,除了僥倖外,更是無法帶走的幻象。

曾用盡全力去爭取的獎項、賺取的的錢財,到了這個時候,就算可以握在手中把玩,竟然都比不上一句熟人的問候、比不上那些閃亮的回憶,或是一個簡單的信仰。

那些曾經的遺憾和猖狂都活在自己腦海,畫面中的人有些自分道揚鑣後就頓失消息、有些則是親眼送他們離去,那些溫度明明那麼清晰,卻怎麼樣都無法再度從手心中喚醒。

沒有任何東西是一樣的了。而我們到了這個時刻,明明就開始練習和這個世界告別,卻緊抓著回憶不放。好像只要那些人都還被自己記得,就沒有真正死去、好像花更多時間在回憶上,就更能對現世放下。

如果我一直把那些場景牢記到最後,當我離去時,是不是可以再回去一次、再跟那些重要的人說兩句話,告訴他們當時那些傻氣的決定,最後讓我走向何方?還有那些被自己輕忽的,是不是來得及再說一次抱歉?

而到了那一天,我留在大家心裡的又會是什麼模樣、有沒有留下什麼值得被記憶的好呢?在整個編曲進行到最高潮的副歌時,詩歌般的人聲和聲從「原來只是幻象」開始進入,除了間奏外更延續到副歌段主旋律,襯托著主唱的歌聲,就像靈魂逐漸昇華,而我們在最後的質問和奢求中,跟著最後的鋼琴尾奏逐漸遠行。

 

「轉眼」之後留了名為「what's your story?19秒空白才進入「你說那 C 和弦就是……」,這首幾乎可以把整張專輯因為過於深入思考人生導致的抑鬱一掃而空的清新歡快歌曲,即一般認為的bonus曲。不過以這張專輯的角度來看,我個人會比較趨向於一體的解釋,不會認為五月天只是想有個快樂的收尾,才收入了一首這麼可愛的歌。

轉眼所代表的是老去,而當我們老得近乎逼近死亡時,最後出現在眼前的跑馬燈,我想,會是這段或許荒唐的人生裡,最重要的風景吧。因此,「what's your story?」的空白,我認為是留給聽者去想,若是自己的人生走到最後一刻,剩最後一個畫面可以回憶,那個畫面裡會出現什麼?

而屬於五月天的答案,就是「你說那 C 和弦就是……」這首歌。

縱然他們去過了這麼多地方,但若即將面對人生的最後一刻,他們想看見的,不是那些常人無法抵達的風景,而是最單純歡快的,大家剛開始一起玩吉他的模樣。

和弦是學習吉他的基本,在掌握了和弦之後,便開始能夠彈奏一首又一首原本只能聆聽的歌曲。直到把那些曾經給自己希望和勇氣的歌曲藉由自己的手彈出,理解到那足以跨過任何城牆的力量之後,他們產生憧憬、開始創作,最後才走到了現在的位置。

而那種沉浸在音樂中的快樂、在創作中感覺到自由的心情,或許便是他們的初衷,也是走了這麼遠的路之後,最希望自己一輩子不要忘記的事情吧。

 

 

總結而言,自傳這張專輯以「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破題,拉開視野直指人生的不確定性及際遇之無常,而後將時光倒轉回充滿電影感的「成名在望」,以充滿電影感的編曲描述此生追逐與外界阻力,在筋疲力盡的時分癱在沙發上,回憶起青春年少那些模糊卻美麗的「好好」,建好一座再也開不了門的城堡。

在朦朧間接到了「兄弟」的電話,原本耗盡的體力逐漸回復,便抓起外套出門續攤、一起向「人生有限公司」中各種奇聞軼事致意,並試圖療癒一次次衝撞的傷痕,甚至想起那些曾經在一起,現在卻只剩下幻想的「後來的我們」。

失去了這麼多,都快要忘記原本「頑固」的自己該是什麼樣貌,只好望著鏡子不斷尋找,最後在其中找到那點尚未熄滅的火光和勇氣,讓我們能夠重新投入瘋狂的世界,扮演一隻像樣的「派對動物」。

在人生派對上或許掠奪到寶物、或許在摔倒在舞池裡還被踩了一腳,談笑間被人詢問「最好的一天」這般大哉問,最後沉默了許久無法解答,只想起自己曾見識過的一段段「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好不容易等到暴風雨平息卻迎向了另一個「終於結束的起點」,此後走得再遠,都好像依稀可以聽見那天大雨漸息的滴答聲,禁不住回頭想念才發現,自己心中那微弱的堅定火光已經像是「任意門」般,帶領自己走過這麼長的路,但到了這個時候,你卻只想要回到最愛的人身邊,哪裡都好。

在那裡,所有回憶都會逐漸清晰,讓我們能夠緩慢練習迎接自己「轉眼」如煙的瞬間。只求在一切化作黑暗之前,當年我們在吉他社辦談笑「你說那C和弦就是……」的美好畫面,可以再一次出現在自己眼前。

 

聆聽「自傳」這張專輯除了可以清楚發現五月天編曲的豐富度更上一層樓、主唱的唱腔也很適切的和其他樂器相輔相成之外,如同引言所述,以「自傳」所談論的主題,及其手法、深度及面向來看,五月天確實已經不是當年的青春模樣。曾經是直接而率性地面對這個世界,希望以音樂給予眾人勇氣的樂團,走了近二十年後到了現在的位置,已然變得小心翼翼。

有人說他們變了,變得不夠勇敢、變得開始迎合這個世界,但於我而言,我會覺得我從這些專輯內涵的演進中,看見的是「成長」。不僅僅是五月天的成長,而是我們生而為人,都會遇見的現實。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還無法無天,覺得這個世界再大又如何,只要我們努力,就不會失去任何重要的東西,甚至還有用不完的勇氣。

直到我們發現無論再努力,最後還是可能會因為任何原因,失去所希望保護的一切,小時候常常掛在嘴邊的「永遠」便開始沒辦法輕易言說。揮灑出去的勇氣也被磨滅、無法收回,於是我們逐漸明白傻氣並不足以保護自己所珍惜的。

我們需要的是直接面對、理解這個殘忍世界的勇氣,然後在各種難受的取捨中,想盡辦法留下自己最珍視的一切。而那些勇氣,有時候甚至需要依賴想起初衷、想起過往的自己是什麼模樣,甚至需要和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對話,才能重新燃起。

這張專輯,其實已經點出了人生所必經的各種樣貌,堆疊出那些得失。每首歌都很深,導致初聽完一遍,其實並無法馬上選出一首愛歌。但是這些歌曲會在你心中種下一顆顆種子,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發芽,最後讓你在面對類似場景時,猛然想起這些旋律。

 

我必須說,這是一張非常厲害的專輯,值得用心去聆聽。

厲害到我覺得自己寫完這個心得,像是死了十五遍,所以我相信他們在製作時,至少死了五百遍。

以上,個人超級落落長的淺見。謝謝任何有耐心看完的人,也謝謝五月天沉澱了近五年所推出的這張傑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Mayday 五月天 自傳
    全站熱搜

    月山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